套用SMART原则,设定具体、可衡量、可执行、具有相关性、明确截止时间的计划,让计划瞄准方向,让努力更能落地。
护士A:快到年底了,又要计划明年的工作了,今年的工作计划还没完成呢,唉......
护士B:年初计划好好学习,快到年底了,发现还是老样子,白白又浪费了一年。
以上的场景是不是似曾相识?没错,每年年初,无论是个人还是科室,都会制定很多工作计划,如周计划、月计划、年计划等,但是好像大部分一直停留在“计划”阶段。这是为什么呢?如何才能制定高效且能实施的计划呢?今天小编向大家介绍一个非常好用的工具——SMART原则。
很多护士都会制定工作计划,但只有少部分人能完成计划。例如计划今年要读书,但为什么做好了准备,执行起来却困难重重?是因为自己自制力太差,意志薄弱吗?还是看书本身太乏味? 不是的,其实是因为制定计划的方法错了。做计划是一件很有技术含量的事,没有章法就很容易犯一些错误,例如没有责任人、没法衡量、目标太宽泛等。但SMART原则刚好能解决这些问题。
SMART是行动目标管理的五大原则。在制定计划的时候,运用SMART原则,可以很大程度上提高计划的可执行性,从而按照计划完成计划,它分别代表了5个单词的首字母。 S:Specific,必须是具体的。 M:Measurable,必须是可以衡量的。 A:Attainable,必须是可以达到的。 R:Relevant,必须和其他计划具有相关性。 T:Time-based,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
在制定计划时,要用具体的语言清楚地说明要达成的行为标准,让人知道应该怎么做。如果这样写计划:今年我要学习英语,那成功坚持的可能性很小,因为这种计划非常笼统,不够清晰明确,没有具体的时间、频率、程度等。 那么具体的计划是什么样的呢?可以这样设置:今年我要学习英语,每天背30个单词。计划只有足够具体,才能提高执行力。
计划要数据化或者行为化,让人能够明确判断的标准。例如护士在制定个人年度计划时,为了提高自己的专业技术水平,决定进行进一步的专科护士培训。“进一步”就是一个不容易衡量的概念。在完成计划的过程中,护士可能不清楚自己的进度是不是属于“进一步”。那可以换成这样的方式:报名参加专科护士培训班,每天学习1课时,课后练习考核需达80分以上。 这样的表达方式,既给出了具体的数量要求,也规定了合格的标准。让护士对专科护士培训这件事有直观的了解,对学习进度可以适时调整。
根据实际情况制定计划。让自己觉察到,在付出努力的情况下是,计划是可实现的,避免设立过高或过低的目标。例如护士科研基础薄弱,在制定计划时,却对自己提出要求,今年要产出一份国自然科研课题标书。这个不太现实,这样的计划是没有意义的。但如果换成今年学会文献检索,则是可完成的计划。量力而行,会带来成就感,形成良性循环。
一切个人计划围绕大局进行。护士在制定计划时需要与科室工作相结合,例如科室今年的工作计划是制作2~3个疾病科普视频,那么护士可以选择学习视频制作或者科普写作,此时个人计划和科室计划是有关联的,也就是护士所学的学习视频制作或者科普写作与科室的计划直接相关。
Deadline是第一生产力。完成计划必须具有明确的截止期限。没有时间结束的计划,可能永远不会完成。例如今年要提高演讲能力,截止到12月31日前,参加3次科室或院内的演讲比赛。这里的“12月31日”就是确定的截止时间。没有时间限制的计划,就没有办法考核,会严重降低完成计划的热情。
以上SMART五个原则相辅相成,缺一不可。套用SMART原则,设定具体、可衡量、可执行、具有相关性、明确截止时间的计划,让计划瞄准方向,让努力更能落地。 比起着急赶路,更重要的是先做好可行的计划。从今天开始,努力向前,一起来制作一份令人满意的年度计划吧,愿你我的梦想都能一一实现。
本文由:意昂体育照明导光管采光系统提供